伊本·伊茲拉的占星學(Ⅱ)

作者|梅拉·埃普斯坦 Meira Epstein

譯者│Zora

推薦閱讀 ▶ 伊本·伊茲拉的占星學(I)

方法:占星學中的有力與無力

大體而言,我們可以說這一原則首先在《智慧的開端》中被充分論述或簡略提出,然後在《緣由之書》中被闡述,再在《本命之書》《擇時之書》《詢問之書》中被應用。即使是在《論星盤儀》中也需要對此進行檢視。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必要按照上述順序對所有書籍進行梳理,以便將此主題完全涵蓋。

行星的強弱的概念是占星學的基礎,並影響著占星師對每種星盤的評估。這種理論在伊本·伊茲拉的著作中隨處可見。除了眾所周知的五種必然尊貴之外,他在書中還提出了一系列影響行星力量、選擇和分析徵象星的因素:

– 所落星座——必然尊貴、必然無力

– 行進

– 在它自己的軌道上的位置,以及與地球、黃道的關係

-與黃道的關係——黃緯

-與地平線的關係——在地平線上或下

-所落宮位

-世俗象限

-與太陽形成的星相

-行星的高度——劣勢位置、優勢位置

-行星本質,特性與吉凶

-以星座、象限及晝夜而論的陰陽性

-相位關係

這裡有一個鮮為人知也很少有人使用的例子,即便是對古典資料感興趣的占星師也是如此:

行星的力量基於它在自己軌道上的位置。

在進入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簡短的天文學方面的說明。有兩個術語被用來定義行星與地球之間位置關係:

 

遠地點——行星距離地球最遠的位置。從地心說的角度來看,當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位於近地點時,它們是逆行的,並且與太陽對分,而位於遠地點時,它們是順行的,並且與太陽會合。(下方左圖1)

 

近地點——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

從地心說的角度來看,當內行星(水星、金星)位於近地點時,它們是逆行的並且與太陽內合,當位於遠地點時,它們是順行的並且與太陽外合。(下方右圖2)

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是,當一顆行星,無論是內行星還是外行星,在更接近地球的位置時,是逆行的,而在更遠離地球的位置時,是順行的。

圖3

在托勒密的地心模型中,逆行是通過均輪和本輪來解釋的:均輪是行星的主軌道。行星在本輪上移動,本輪是更小的圓圈,它在均輪上移動。見圖3。

地球不在均輪的中心。均輪上距離地球最遠的點稱為Auge(譯註:至高點),是阿拉伯文awj的英譯,相當於遠地點。在這一模型中,行星可以藉由它的均輪位置外加本輪位置而遠離地球——這是一種“雙重至高點”。

必須牢記另一個概念:據認為,行星軌道不是現代天文模型所描繪的水平同心圓,而是一層天球套一層天球,當離地球越遠時,它們會向更高的天空延伸。換句話說,它不僅關乎與地球的距離,還關乎高度——更低或更高。因此,在軌道運行中的行星“上升”或者“下降”的方式並不止一種。進一步的區別則來自象限位置。

這種高度和行進也成為評估有力與無力,以及物質層面與思維或靈魂層面的考量因素。正如羅伯特·漢在阿布·馬謝的《占星學入門節本》中指出的那樣:將這種技術納入占星學似乎始於阿拉伯時代。

下面我們來看看伊本·伊茲拉在他的三部主要著作中是如何提及這一概念並賦予解讀價值的。

01.《智慧的開端》

在論述黃道十二星座內容的第二章中,我們會看到行星那時優勢和劣勢位置的度數(即至高點及其對面位置)——如果就在那個星座的話。例如,在有關牡羊座的論述中:“……在目前——4098年(譯註:指猶太歷4089年,公元1148年),牡羊座第25度是水星的劣勢位置”。

在第五章中,我們看到了行星狀態的完整列表,其中一個有力位置就是“當行星在最高點的軌道上升或下降,它的實體[球面]遠離地球的實體[球面]。”

在第六章中,在描述行星所有的運動狀態時,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技術細節:

“行星可能正在最高點的軌道中上升或下降,或正位於最高點初始位置,或正從軌道中間向最低點下降,或正自軌道最低點向中間位置上升,或在軌道的最低點。”“當行星離開其最高點初始點90度時,行星是順行的,這是因為它正處於一個中間的位置,它的光線和自身的力量也是如此。當行星距離其最高點初始位置不足90度且正向最高點上升時,行星在軌道上處於上升狀態,它的運行速度、光線和自身力量都在減弱。當它位於最高位置時,減弱狀態已經結束。當它自最高位置向軌道的中間點下降時,它的運行速度、光線和自身力量都在增強;當它自軌道的中間位置向最低點下降時,它的這些屬性也都在加強。當行星到達軌道最低點時,所有這些增強都已完成。”

在論述卜卦盤、本命盤及週期盤的第八章中,我們看到關於處在優勢、權威、支配位置的行星如何解讀的比喻:“行星處於它的最高位置,就行一個人騎在自己的馬上。”換句話說,不卑微地走在路上。

 

02.《緣由之書》

在“力量次序”主題中,我們看到身體、靈魂清晰的對應關係。“固定圈”這一術語指均輪,“小圈”指本輪。

“當行星處於高位時,它靠近黃道大圈,就像靈魂一樣,當它處於低位時,它更靠近地球,就像靈魂的容器——身體一樣,身體就是一個容器。

關於行星在小圈中上升,遠離地球,印度占星家和托勒密有不同的說法。印度占星家說當行星處於高位,如同與一個騎在馬上的人,而處於低位,則如同一個行走在路上的奴隸。托勒密卻說,行星更接近地球時,更強力,遠離地球時則相反。

在我看來,兩者都是正確的,因為當行星遠離地球時,它會從更高位者那裡獲得許多力量,並且如果它主管著處於更高層的靈魂方面的事務,那麼案主在所有事情上都會有非凡的智慧,而如果它掌管的是身體方面的事務,則案主身材矮小,力量不足。”

如果行星處於低位且主管著靈魂,則象徵案主愚蠢又無知,如果行星主管著身體,則象徵身體大而強壯。”

接下來討論的是當第一宮主星與第七宮主星合相時,哪一方將在衝突中獲勝。

以下引用的段落僅限於我們當下的主題。這本書有內容廣泛的列表,涵蓋系統性的考量因素及它們的得分。

“趨近[於會合]。占星家稱會合開始於行星相距15度時,但托勒密稱它取決於行星光線的容許度,在那之前或之後——我認為這是對的。當行星在黃經和黃緯上會合時,關於快速行星掩蓋慢速行星的說法是正確的,它所象徵的一切都會成為現實。你應這樣做:查看兩顆行星是否在黃道上——若是,則為真實的會合。若你欲知何者更強有力,須查看何者的軌道更高——較大者勝過較小者,計4分。在自己的小圈中處於高位者勝過另一者,計3分……計算所有這些力量的分數,就會知道何者獲勝。”

 

03.《本命之書》

在論述第七宮的章節中,在“爭執”這一主題下,我們要確定當第一宮主星與第七宮主星會合時“誰會獲勝”。當其他所有有力與無力的判斷法則都用完時,再採用以下的判斷法則——它將均輪和本輪同時納入了考量:

“若本命盤之主星與第七宮主星會合,且你欲知何者將獲勝,須查看哪顆行星更接近它的高位,它將戰勝遠離高位者。

同樣,亦應觀察它們中的[何]者在小圈(本輪)上更接近高位,它將戰勝位置更低者。”

 

 

 

 

END

發佈留言